在开始之初,也有过一个小小的预测,但等到主赛事“大考”真正开始,才发觉是意料之外的火爆。
似乎选手们的热情都将气温拔高了几度,合众人之力,变成了超强的一股热潮,将人们心中的期望熊熊燃起。
等待已久的选手们蜂涌而至,如此火爆和参与度,实实在在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文化符号,游旅与竞技的新颖结合。
主赛事A组赛况
2025 CPG总决赛主赛事A组在截止报名之后,参赛选手来到了令我们惊掉眼球的1657位,早在开赛的第2个级别结束之后,参赛人数就已经早早突破1500人大关,可见选手们达成了“早进场早收获”的一致想法。
时间飞逝,随着第9级别的开始,A组比赛截止报名,最终A组吸引了1657位选手参赛,击破了往届CPG主赛事A组的参赛选手记录,达成新高!在这些选手里,最终剩余553位选手晋级下一轮,而选手邓冕装袋303500计分牌成为A组的CL。
主赛第一轮(B组)比赛将于8月25日(周一)12:00开赛。
红树林桨板漂流活动
当2025 CPG三亚总决赛主赛事A组以1657人参赛的纪录级数据,将国际扑克的竞技热度推向顶峰时,红树林桨板漂流活动并非简单的 “赛事间隙插曲”—— 它更像是一把精准的 “平衡钥匙”,在高强度的牌桌对抗与三亚的自然生态间搭建起缓冲带,让 “竞技 + 文旅” 的融合从概念落地为可触摸、可参与的深度体验,实现了选手身心状态与赛事品牌价值的双重提升。
对赛事主办方而言,“火爆” 背后的挑战在于:如何让选手不仅 “来参赛”,更 “留得下、体验好”?若仅聚焦竞技,赛事易沦为 “单一的胜负场”,失去文旅融合的独特性;若文旅活动与赛事调性脱节,又会显得冗余。
此时,红树林桨板漂流活动的出现,恰好解决了这一矛盾 —— 它以 “低强度、高沉浸、强地域特色” 的属性,成为赛事高压下的 “刚需补位”。
精选服务之能量大补给
对于三亚来说,美食美景自不必说,尤其是美食,更是地域文化的最直观表现,它在赛事与文旅融合的过程中,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,恰似一根纽带,将赛事与当地文化紧密相连。
在各类赛事活动中,当地特色美食的巧妙融入,能够极大地丰富参与者的体验,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员推广。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运动员们的味蕾,更成为他们了解国际文化的一扇窗口。当运动员们品尝着这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美食时,便能直观地感受到三亚的饮食文化魅力,从而加深对这座城市的印象与认知。
从赛事主办方的角度来看,美食元素的引入能够有效提升赛事的吸引力与参与度。在2025 CPG三亚总决赛期间,组委会为运动员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美食选择。赛事合作酒店的各类餐饮服务一应俱全,涵盖了下午茶、个人简餐、自助晚餐及团餐等多种形式,确保运动员们在赛事期间能够吃得方便、满足且安心。
赛场周边,众多特色餐厅也纷纷成为运动员们相约聚餐的好去处。像书然海鲜店的现捞现做生猛海鲜,一口便能鲜到骨子里,实惠又地道;沈记大排档的海南名菜 “烤乳猪”,烟火气十足;文昌小老弟的 “非遗” 糟粕醋火锅,独具风味;傍晚时分的屿岭沙滩吧,运动员们可以一边吹着海风、撸着烤串,一边与家人好友畅快闲谈。
这些丰富多样的美食体验,让运动员们在紧张的比赛之余,能够尽情享受舌尖上的愉悦,使整个赛事之旅变得更加丰富多彩。
黑红梅方小讲堂
每日一讲的黑红梅方小讲堂,在8月23日的上午10:40-11:40开讲,这也是本次小讲堂的第五场,由张丞煌带来的主题:《2025年打扑克到底靠“人脑”还是“电脑”?》,人工与智能计算之间更深层次的碰撞,是人工更加善变观察,还是智能计算更加精准?这都是选手们值得探讨的问题。
选手图集
在这些选手中,熟悉的面孔很多,老将新人同台竞技,美女选手更是不少,这一场“大考”聚集了来自天南海北的选手们,也预示着此刻三亚成为了国内竞技扑克的圣地。
更多精彩对局,选手们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中扑网APP,观看文字+视频直播!
附赛信息
在之前顺利闯入“舍得酒”十三周年纪念赛FT的9位选手,经过一番角逐,也终于在昨天下午14点半左右产生冠军!
(纪念赛单挑桌选手)
早前冠名CPG十周年纪念赛冠军的孙健峰和对手石林魁进入了HU决战。
不过在进入HU阶段大概15分钟之后,孙健峰持手对T翻前和拿着A9o的石林魁打到全下,最终孙健峰击中顺子一举夺魁,拿下本次“舍得酒”十三周年纪念赛的冠军,再次登顶纪念赛王座!
(“舍得酒”十三周年纪念赛冠军孙健峰)





